惠伦模型概述
1966年美国经济学家惠伦将利率因素引入预防性货币需求分析,得出“立方根定律”或惠伦模型,论证了预防性货币需求受利率影响的观点,从而修正了凯恩斯关于预防性货币需求对利率不敏感的观点。
预防性货币需求来自于人们对未来事物不确定性的考虑。人们无法保证在某一时期内的货币收入和货币支出与原来预料的完全一致。不测情况的发生可能导致已有的收入不能满足临时的货币支付要求,因此,实际保持的货币就要比正常的预期需要量再多一些,多保持的部分就是预防性货币需求。与交易性货币需求有一个最佳持币量的道理一样,预防性货币需求也有一个能够使持币总成本最小的最佳持币量。
惠伦认为,预防性货币需求来自事物的不确定性。由于一个人无法保证他在某一时期内的货币收入与支出完全一致,不能排除实际生活中发生不测之事面临需要货币的可能性。因此,为稳妥起见,人们实际持有的货币总是大于预计的净支出需要量,这个超额部分就是出自于预防性的货币需求。惠伦认为,决定人们预防性货币需求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持币的成本;二是收入和支出的状况。
1、持币的成本。主要有二项内容构成:一项是非流动性成本;一项是利息损失成本。
2、收入和支出状况。因为只有当收入和支出的差额超过持有的预防性现金余额时,才需要将非货币性资产转化为货币,而这种可能性出现的概率分布受每次收入和支出数额、次数变化的影响,所以,收入和支出状况会引起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变化。
惠伦在分析了决定预防性货币需求的因素之后,提出了确定预防性货币需求的最佳值公式,即惠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