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线也叫移动平均线,是技术分析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分析工具。我们通常使用的一般是普通均线,它是一段时间内股价的收盘价或收盘点位的算术平均值,连续均值的连线便形成了均线。也就是说,均线就是一段时间的股价平均成交价格。普通均线还可以衍生出加权均线、成交量均线等等。
另外,制作均线时,参照的时间坐标是不同的,均线参照的时间长短与否,反映的平均成本性质不同。5 日、10 日为短期均线,反映股价的短期成本;20 日、30 日、60 日中期均线则反映中期成本;120 日、250 日则是长期均线,反映长期成本。
目前,技术分析软件中往往给出5 日、10 日、20 日、30 日、60 日、120 日、250 日均线。120 日均线和250 日均线通常被称为半年线、年线。
均线的支撑和阻力作用
一般情况下,投资者在使用均线的时候,还要与K 线相结合,从而对股价趋势和技术形态进行判断。而均线和K 线结合使用,便产生了支撑和阻力的说法。技术派分析人士认为,如果K 线触及短期均线并在上方收阳线,预示着股价受到短期支撑,后市仍将走高;若K 线与短期均线距离过大,则说明短期获利筹码增大,股价上涨有压力;如果K 线触及短期均线并在下方收阴,说明受到短期阻力,后市下跌的可能性较大;若K 线拉大和短期均线的距离,则会有反弹出现。同样,K 线在上涨或下跌的时候,触及中期或长期均线时,均线都会产生支撑或阻力的作用。这在近期的市场中表现尤其明显。比如说,大盘从5 月30 日至6 月4 日连续暴跌900 点后,6 月5 日,在60 日均线附近站稳,并于当日展开强有力反弹,当日大涨近100 点。6 月26 日,大盘在经过连续下跌后,也是在60 日均线展开反弹。
均线也有失效的时候
值得投资者警惕的是,不管是均线还是K 线,这些图形描述的,都是过去股价的运行轨迹。尽管它能一定程度为我们预测股价未来走势提供依据,但图形本身并不能决定未来股价走势。投资者在运用这些技术指标时,不可过于教条。在使用时,投资者还需要结合基本面因素活学活用。换句话说,如果K 线跌破支撑均线,或突破阻力位均线,并不断延续这一趋势,就证明短期的支撑和阻力位失效。在实际应用中,投资者也可以结合K 线自己设置时间参数,找到适合股票的参数。
另外,上市公司因重大实质性利好连续出现暴涨,均线系统即便极度发散,但也未必会立刻出现回落,这时候,均线理论也告失效。
总之,单个技术指标不是绝对真理,投资者在作分析时需要结合政策面、市场面等多方面因素,才能作出合理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