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宾的货币增长理论概述
1981年,新古典综合派的代表人物詹姆斯·托宾首先把货币因素引入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中,提出了“货币增长理论”
托宾认为,过去的经济增长理论都因为把货币视为是“中性”的而忽略了其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这是一大缺陷。为弥补这个缺陷,托宾把货币因素导入经济增长模型,把货币贮藏手段职能对经济的短期影响扩展到长期的经济增长模型中。1965年他发表了《货币与经济增长》一文,探讨了不同储蓄形式和货币因素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建立了货币经济增长理论,进一步完善西方的经济增长理论。
在托宾的理论模型中,储蓄可以采用两种形式:
1、持有现金余额,这种储蓄形式虽然得不到利息收益,但具有无风险、流动性高和资本价值稳定的优点。
2、以现金以外的方式进行储蓄,如生息资产和实物资产,托宾把现金以外的储蓄方式统称为实物财产的储蓄方式,这种储蓄方式有收益但也有风险。
这样,总储蓄就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现金储蓄;二是实物储蓄。
托宾认为,在货币经济中总储蓄的增长并不意味着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储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金储蓄与实物储蓄的比重。由于现金储蓄不能转化为实际投资,因此,真正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的只是实物储蓄,总储蓄中只有减去现金储蓄的部分才能转化为投资。正因为如此,在货币经济中能转变为实际投资的人均储蓄要比纯粹的实物经济低,相应地,人均投资也低于纯粹的实物经济中的人均投资。
托宾认为,要促进经济增长,重要的问题在于提高实物储蓄在总储蓄中的比重。由于现金储蓄只是财产的一种,利率对其有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在利率的作用下,现金储蓄和实物储蓄之间具有替代性,因此,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节利率来提高实物储蓄在总储蓄中的比重,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托宾强调,在货币经济中,国家对经济的调节主要是通过货币的作用来实现的,而且通过这种政策调节可以实现高速的经济增长,这比纯粹实物经济增长模型中完全依赖市场机制来调节要稳定和可靠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