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其根源。会计关联作为一个有效的会计研究方法,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存在有着哲学基础。
会计关联法恩格斯将辩证法定义为“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这是因为当我们考察整个物质世界时,“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联系是事物固有的属性,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而且这种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现象、过程都不能孤立的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现象、过程这样或那样地联系着,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但是,这种联系是辩证的,即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过渡、相互转化。唯物辩证法认为,要了解某一事物,就必须对它内部诸要素以及它同其他事物之间的各种不同联系,分别地、具体地加以研究然而,在分析和研究事物的各种不同的联系时,不能离开它们同整体的联系。辩证联系的观点与会计学本身也是相互影响的。一方面,关于普遍联系的思想和寻求事物、现象间真实联系的努力推动着会计学的发展;另一方面,会计学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证实了这种客观的、普遍的联系。会计关联法就是在会计研究的过程中依照辩证唯物主义普遍联系的原理,注重探讨会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影响,理清会计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弄清某具体会计事项产生的根源;找出对该事项的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因素,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影响会计事项的因素进行正向诱导,使会计事项朝有着利于经济发展的方向发展,以便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因此,运用会计关联法对会计事项进行研究是揭示会计本质,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功能会计研究的真正任务在于通过对会计事项、会计现象间有的联系进行探讨,揭示会计的本质,在此基础上促进会计理论体系的完善,充分发挥会计的功能,更好地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会计关联法的普遍运用,可以极大地促进会计研究工作,使会计学科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与发展,会计功能逐步扩大,会计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会计活动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将逐步提高。会计关联法的主要功能如下:
1、认识会计规律
核算体系寻找与研究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及对事物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是揭示事物本质和发生发展规律的有效途径。会计关联法通过揭示会计事项内的各种关系,如会计核算体系中各种核算之间的关系,会计账簿体系中各种账簿之间的关系,会计管理体系中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去解释会计理论上的各种争论,分析存在争论的原因,寻求正确的认识,最终认识会计的本质、现象、特征、联系、运动和发展变化过程及规律。2、预测会计未来变化
对事物之间相互关系和影响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该事物的过去和现在,还可以预见其未来。任何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规律,事物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促进事物的发展变化,并受到之相联系的外界事物发展变化的影响。
账簿体系会计事项的发展变化也遵循同样的道理,它的发生发展时刻受到外界事物尤其是社会经济活动的影响,要把握其发展变化的趋势,在研究其内部相互关系的同时,深入研究其与客观事物尤其是与社会经济活动的关系,便能找出影响其发展变化的关键因素。运用会计关联法,根据在一定环境下客观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和必然发展趋势,从已知的会计事项出发,考虑未来期间各因素的可能变化,逻辑地推论未来期间会计事项可能出现的情况、特征、关系和发展趋势以及未来时期会计理论体系建设的状况和水平等。3、解决会计实践中的新问题
运用会计关联法对会计事项间的相互关系与影响的研究,可以探讨会计实践中新问题产生的内在根源,以及助长新问题产生的外部影响因素,这就为制定解决会计实践中新问题的对策提供了依据,使方法的制定可以有的放矢,尽快解决会计实践中的新问题,使会计活动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地发展服务,并降低解决问题的直接经济成本。
运用会计关联法可以判定会计新事项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还是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对经济发展起正向作用的会计新事项,可以强化那些有利于其发生发展的因素,使其迅速壮大而对于社会经济发展起负作用的会计事项,则及早消除其产生的根源,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4、完善会计学科体系
在会计研究当中运用会计关联法,人们可以将那些看起来没有联系的会计事项联系起来考虑,发现其中的真实联系,往往会导致会计学质的突破,促进会计学的发展。
现代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在两门不同学科“接头”处建立起中间科学,或在多门不同学科之间建立起将其联系起来的综合性学科,这体现了科学整体化趋势。人们对会计学本身及其与其他学科相互关系的研究,使会计学呈现出了边缘化和综合化的发展趋势。如会计和哲学的交叉研究,出现了会计哲学;会计科学和伦理学的交叉研究,出现了会计伦理学。会计关联法不仅可对会计学科进行整合性研究,通过对会计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还可以促进会计学科不断细化。
应用程序会计关联法从事物间的关联入手,力求完整的揭示会计事项,是一种哲学思维方法,对会计事项的研究具有全面、深入的特点。会计关联法的具体应用程序如下:
1、确定研究主体
会计事项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运用会计关联法研究的时候,要将需要研究的会计事项从无穷无尽的联系当中剥离出来,确定的研究主体,不能由于会计事项的普遍联系而模糊了研究主体。只有这样才能在研究工作中有的放矢,抓住重点。
2、找出关联关系
研究主体确定以后,就要以研究主体为核心,找出附属于该会计事项的各种关联关系。对研究主体的关联关系的探讨一定要全面、具体,不但要包括它与外界的联系,也要包括其内部联系。当然这种联系应是客观存在的,不能违背规律胡乱联系。
3、确定实质关联关系
对研究主体的众多关联关系进行排查,找出决定研究主体基本性质的关联关系。这样做有利于在研究中抓住重点,找出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可以使研究少走弯路,避免被问题的假象所迷惑。
抽象思维4、揭示本质对研究主体的实质关联关系进行研究、总结,通过抽象思维,揭示研究主体的发生、发展规律,是对研究主体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升华过程。
5、应用于会计实践
研究会计事项,揭示会计规律,就在于指导会计实践,解决会计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对于符合会计实践需要、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的会计事项,予以强化,使之为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对于不利于经济发展的会计事项,则消除其存在基础,使其危害达到最小。同时在会计实践中检验揭示规律的正确性,并使之逐步得到完善提高。
运用1、对会计主体的新认识
长期以来,会计学界一直存在着对会计主体的争论,主要观点有业主权益理论、企业主体理论。
业主权益理论最早产生于对复式簿记所作的解释,即“资产-负债=业主权”。业主权理论是假定构成会计的主体是企业的所有者,即业主的情况。业主将自己所有的财产交给管理者,在会计责任制度下接受会计情况报告,同时业主也有对其他资本主和债权人的利益和损失及他们的分配处理的会计情况提出报告的责任。因此,便有了会计主体是业主这样的理论。业主权理论的会计信息是以被投入企业的资本成果计算为中心,并且它的计算结果为对债权人的担保的财产是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的。这个理论的基础就是企业的利益属于业主。
佩顿是美国最著名的企业主体理论的倡导者。企业主体学说所依据的会计等式是“资产=权益”。企业有权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合理的决定筹资方式以及资金来源。资本经营成果名义上归股东所有,但是在决定分红之前一直保留在企业内,而且获得的利润并不是全部都能作为股息分配给股东。基于对未来经济变动风险的回避以及企业发展前景的考虑等,部分利润要作为内部保留储存在企业内。在这里企业对剩余控制权表现出了很强的占有意识。企业主体理论强调企业利润和更接近于经济思想的收益计量。
会计关联法从联系的角度研究会计的本质,依照会计关联法更能够从质的高度把握会计主体。在整个社会活动运行过程,构成了连绵不断的社会价值链,企业本身是这个完整的社会价值链中一个重要环节,是整个社会价值链中的一个节点。它通过自身的活动将人和人、人和自然界、自然界各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从根本上说,会计反映的是社会价值链一个节点的活动,而这个节点是由其和周围事物的联系形成的。按照这种理论,企业不仅仅是通过经营活动追求利润的主体,也是消耗自然资源、创造社会财富并按一定比例分配给社会的经济主体,在这里会计主体的内涵与传统会计主体的内涵便有了本质的区别。本文认为这种理解是合理的,尤其这些活动是在社会生产和流通系统中进行的。因而,企业负有向社会报告出来的财富和分配关系的责任。在这里,企业作为一种社会关联体而被确认。
企业社会关联体论在企业自身是会计主体这一点上与企业主体论是相同的。但企业并不仅仅向利害关系者提供以收益为中心的会计信息,而是要向包括利害关系者在内的社会全体提供会计信息,这是与企业主体论所不同的。
2、会计完全成本:源于会计关联法以成本的认识
既然企业本质是社会价值链中的一个节点。即社会关联体,负有向包括利害关系者在内的社会全体提供信息的义务,那么,它反映的信息对整个社会而言应该是真实的、完整的。为了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应该反映为制造该产品人们所付出的全部代价,这与传统企业成本计算有很大不同,它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生产经营成本的内容,也包括为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而造成的公共资源的消耗成本对整个自然环境的损害成本、对人类自身的损害成本以及公共机构为企业正常运转所付出的代价等。这种反映为生产某产品人们所付出的全部代价的成本我们称之为完全成本。具体来计,会计完全成本具体包括:
1)公共资源的损耗成本
自然资源自然界中的许多资源不可再生或再生速度缓慢,一旦使用对其进行恢复或寻托替代资源需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公共资源的损耗是指生产企业经营活动对公共资源如水、空气以及其他没有明确产权归属的资源的消耗。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正常消耗;二是指在开采、储存、运输等环节中对自然资源的浪费。企业消耗的公共资源的价值便是资源消耗成本。2)自然环境的损害成本
自然环境的损害成本是指为治理由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造成的对环境直接或间接的损害需要付出的代价。自然环境的损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为获取自然资源而对自然资源造成的毁坏,如对地形地貌、自然植被等的毁坏;二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如废气、废水、废料对环境的污染以及产品生产对整个生态环境共他不利影响;三是产品使用后的废物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3)人类自身的受害成本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可能导致对人类自身产生不利影响,如由于环境污染可导致居民身患癌症的可能性增加,近而损害身体健康,对受害人群的治疗以及对健康人群的防护都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这些措施离不开经济支持,另外,由于受害人群劳动力的丧失也会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所有这些都是人类自身受害的成本。
公共机构4)公共机构运行成本社会安定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运行的基础。社会安定是企业维护资产完整、获得生产资料和人力资源以及企业提供的劳务和产品得以正常销售的基本保障,离开安定的社会环境和正常的社会经济秩序大多数企业就便难以生存。社会的安定离不开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这便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其中一部分是为维护企业正常运转而发生的,这部分支出应由企业来负担并反映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当中去,这就是企业要承担的公共机构运行成本。
5)传统生产经营成本
传统生产经营成本是指企业现行的、按常规方式计算的成本。主要包括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三大类:
a、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和动力以及制造费用四部分;
b、销售费用包括营销成本、配送成本和客户服务成本;
c、管理费用包括研究与开发成本、设计成本和行政管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