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初次分配过程
国有经济初次分配
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因此,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是在国有经济、集体经济及非公有制经济的各企业中分别进行的。国有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三部分: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成为国家集中的纯收入,由国家统筹安排,在全社会范围 内使用;以企业基金形式留归企业支配,用于企业发展生产、集体福利、职工奖励等方面;以工资形式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配给企业职工,由职工个人 支配和使用。
集体经济初次分配
城镇集体经济初次分配:城镇集体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四部分: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财政,形成国家集中的纯收入;以 合作基金形式上缴集资单位,形成统一支配的集体收入;以企业基金形式留给企业;以工资形式分配给职工,形成职工个人收入。农村集体经济的初次分配
农村集体经济由于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所以,要以承包农户为单位进行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承包农户创造的国民收 入在初次分配中发解为四部分:以农业税形式上缴国家,形成国家集中的纯收入;以公积金、公益金形式留给集体,用于扩大再生产和集体福利; 以管理费形式提留给乡村政权组织;以个人收入形式留归农户。个体经济的初次分配
个体经济单位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两部分: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税后利润全部形成个体劳动者的个人收入。私营经济的初次分配
私营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三部分:以税金形式上缴国家;以工资形式分配给企业职工;以企业主收入形式归企业主支配。 “三资企业”的初次分配:“三资企业”创造的国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分解为四部分:除按注册投资比例分一部分给外方投资者外,其余部分的分配与一般企业相似,分别以税金、企业基金、工资形式,形成国家收入、企业收入和劳动者个人收入。初次分配的主要指标一般来说,衡量一国国民收入初次分配是否公平的主要指标是分配率,即劳动报酬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如果劳动者的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越高,则说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越公平。
在市场经济成熟的国家,上述三项指标各自所占比重都很高。以美国为例,国民总产值的70%是劳动报酬,其他国家的分配率也普遍都在54% ~65%之间。而中国的情况恰恰相反,目前初次分配存在着资本所有者所得畸高、财政收入大幅增长、劳动所得持续下降的局面。职工工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在逐年下降,1991年为15.3%,1996年为13%,2000年下降到12%,2005年下降到11%,同时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持续扩大近年来的初次分配政策
2009年3月5日,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抓紧制定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措施,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他强调,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增加社会保障投入,中央财政拟安排3185亿元。加快构建更加完善的社会保障安全网,使人民生活有基本保障、无后顾之忧。
杨宜勇:目前,收入分配的调整难,主要是时机不成熟,另外措施不到位。这项改革较难入手,涉及太广,它是一个各方面配套改革的结果,阻力较复杂,它涉及全民和所有经济体.
2010年3月21日,新的国民收入分配方案,将坚持“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二次分配注重公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