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渣打银行简介
建于1853年,渣打銀行是一家总部在伦敦的英国银行。银行业务遍及许多国家,而在英国的客户非常少。渣打银行在伦敦证券交易所及香港交易所上市,并且是香港的三家发钞银行之一。
渣打银行是世界权威银行。业务集中于亚洲、次大陆、非洲、中东及拉丁美洲等新兴市场。渣打主要业务包括零售银行服务如按揭、投资服务、信用卡及个人贷款等,商业银行服务包括现金管理、贸易融资、资金及托管服务等。渣打银行集团在金球拥有600间分支机构,遍布世界56个国家。
通过战略联盟和收购的支持,以及业务、产品、地区和人员等各方面多元化均衡发展的推动,渣打银行获得了强劲的有机增长,并成功确立了其在亚洲、非洲和中东等新兴贸易走廊的地位。
与其它银行不同,渣打银行超过90%的利润来自于亚洲、非洲及中东市场。渣打银行提供个人及商业银行服务,拥有环球银行业务经验,并对各地区市场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为客户提供具有创新性的产品、服务以及具有行业一流水平的金融解决方案。
凭借维持高素质的公司治理水平和企业社会责任,渣打银行在其营运网络内深受信赖。渣打银行以长远眼光看待企业行为,通过社会参与、环境保护和良好的公司治理等确保银行的持续发展。
通过贯彻银行的核心价值观,渣打银行致力于为所有利益相关者提供承诺。渣打银行注重人员管理、为客户提供超越期待的服务、积极关心社会公益并和监管机构密切合作。
渣打银行于1858年在上海开设首家分行,近150年在华经营从未间断,已成为国内历史最悠久的外资银行。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渣打银行得到允许继续留在上海营业,并应新政府要求协助打开新中国的金融局面。五十年代,渣打银行对中国的贷款业务着重在化学及钢铁工业方面。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渣打银行率先重建在中国的服务网络。加之已有的上海分行,渣打遍布了中国的15个城市,成为在华网络最广的外资银行。渣打银行中国区总部座落上海,下属七家分行,一家支行,六家代表处和三百多员工,为沿海及内陆地区提供服务。渣打银行对中国有着坚定的承诺,并为中国入世之后的市场进一步开放做好充分的准备。
2006年,渣打银行被和讯网评为“2005年度最佳外资银行”,并获《中国经营报》颁发的2006年度“卓越创新服务奖”。现在全国拥有12家分行 ,8家支行和3家代表处。
2007年3月27日,渣打银行有限公司成为第一批本地法人银行。这充分显示了渣打对中国市场的承诺,以及其作为外资银行在中国银行业内的领导地位。
银行发展历程
渣打银行由两家英国海外银行合并而成,分别是:英属南非标准银行,和印度新金山中国汇理银行。
渣打银行是一家老牌银行,在维多利亚女王的特许下于1853年建立。
1858年,渣打银行在加尔各答开出了第一家分行,孟买以及上海紧随其后。第二年,香港分行和新加坡分行分别成立。1900年代早期,渣打银行成为第一家获准在纽约开展业务的外国银行。标准银行于1863年在南非伊丽莎白港开张。从1890年代至1910年代期间,标准银行在非洲开设多家分行,但部分因经营困难而被关闭。1957年,渣打银行收购了东方银行,从而获得了其在亚丁 巴林、贝鲁特、塞浦路斯、黎巴嫩、卡塔尔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分行网点。 到1950年代中期,标准银行在非洲已拥有约600分行及办事处。 1965年,在与原英属西非银行合并后,它的网络得了充分的扩张。英属西非银行在尼日利亚、加纳、塞拉利昂、喀麦隆和冈比亚拥有分行。1969年,标准银行和渣打银行合并,成立了标准渣打股票上市公司。渣打随后收购了英国的霍奇集团和华莱士兄弟集团。
在渣打股票上市公司成立之后,它的分支机构又遍及 欧洲、阿根廷、加拿大、巴拿马、尼泊尔和美国。渣打收购了三家美国银行,其中包括加利福尼亚联合银行,使得渣打获得了进入巴西和委内瑞拉的机会。1986年,英国莱斯银行 意图对渣打进行收购,但最终由包玉刚及邱德拔联手拯救,但只有邱氏家族持股至今。2006年3月28日新加坡国有投资公司淡马锡控股宣布,从邱德拔遗产信托手上,收购渣打银行的1.52亿股份,即占渣打股权的 11.55%,成为渣打的大股东。1990年代,渣打继续扩张其网络,分别于1990年、1992年、1993年和1995年在越南、柬埔寨、伊朗、坦桑尼亚和缅甸开设新的分支机构。
渣打银行:全球化的管理培训生计划
借助渣打在全球的网络,管理培训生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不同市场的国际化经验,他们被派往诸如新加坡、英国以及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定期培训和银行内部的轮岗,深入了解银行业务。每个培训生还配备了一名指定的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作为导师关注其成长和发展,一个上届培训生也将作为其伙伴解答他们在日常工作中碰到的问题。
为了解决本地人才匮乏的问题,渣打银行仍然通过利用其全球的资源,引进了一批有经验的人才担任管理层。在担任领导岗位之外,他们还有着培养本土继任者的目标。
对于普通员工来说,加入渣打,就等于进入了一所新的学校。银行内部设立了专门的组织学习部,为员工提供金融、银行业务、管理技巧等专业培训。每年年初,员工都要为自己制定全年的个人学习发展计划,并在管理层的帮助和支持下完成。
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渣打在人力资源培训的投入上也不断增加。如果员工参加公司规定外的培训和进修获得正式证书,公司也会承认并且报销部分学费。
为了更多地从员工那里获得有效的信息,渣打采用了“盖洛普Q12员工满意度调查”和渣打“长项管理”等工具。这些工具能够帮助公司了解员工的需求,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渣打银行的暗渡陈仓之术
2006年英国渣打银行以高于市价三成价格收购台湾新竹商银股份,其意在拓展亚洲及中国内地业务。中国13亿人口的市场,在外资和台资银行眼中,简直是遍地黄金。而两岸金融往来仍没开放的格局,将台资银行无情地关到城门外,但外资却找到了抢滩中国的新捷径,手中买的是台湾的银行,眼里盯的是中国的市场,外资在获得台湾银行业人才的同时,也得到了台商客户的资源。
台资银行岛内业务黯淡,之所以能卖得好价钱,同业者一语道破,“看的就是大陆的商机”,台湾新竹科学园区80%是台资新竹商银的客户,很多在大陆有投资,只要两岸资金渠道一沟通,客户就被带到了大陆。
渣打银行看上的就是台湾银行未来经营大陆市场的潜力。
1、台湾银行的悲叹
眼见外资在年底即可在世界贸易组织承诺全面开放的中国市场摩拳擦掌,中资银行也借着引入战略投资者而走向改革,台资银行却仍然受限于两岸政治的僵局而只好站在门外观看,只能暗暗希望两岸金融有所突破的一天,台资银行所拥有的人才及台湾金融服务经验到时还能有用武之地。
人际关系和人才原本是台资银行进军大陆市场的最佳武器,然而商场竞争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有台湾银行业者表示,中资银行引入外资银行技术后进步神速,以及外资银行并购台湾的银行作为跳板,让台湾银行业者感到非常大的竞争压力。他们指出,以后在大陆发展的对手,就是类似渣打这类的银行。
银行业人士普遍认为,台湾金融业虽然有众多的台商客户基础,但台湾的银行现苦于目前在国内并不能开展任何业务,只能眼睁睁地把这部分商机拱手让出,而外资银行正好可以透过并购台湾的银行,把台商的整个资金链的资金归集起来。虽然台资银行很多方面无法跟外资银行比,但大陆市场很大,外资银也无法全部吃下,而且台商客户还是比较喜欢本土的银行。
台资银行现在腹背受敌,在大陆,国内银行凭借多如米铺的营业网点取胜,而外资则用产品优势紧盯高端客户,那么,台湾的银行未来将靠什么生存呢?
2、渣打银行的窃喜
英资渣打银行虽然在香港和东南亚的个人金融业务市场上颇有名气,但是在国内这块黄金大蛋糕中所占的金融市场份额微不足道,不论网点布局和客户来源都远少于美资的花旗银行,以及汇丰银行集团等。如何通过一些原固有的银行网络和客户渠道争取更大的国内市场和亚洲市场份额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亚洲市场发展策略。
而台湾的银行所拥有稳定的台商客户基础以及网点规模,这将十分有利于这些类似渣打银行的外资银行进一步整合台商的金融服务,并扩展其在亚太市场的企业金融业务及市场份额。
中国国内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市场,对于外资,经营金融机构的关键是本地化。与其从头训练中国的银行业人员,还不如直接把台湾的团队搬过去,这样可以迅速组建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开展业务;而且台湾的金融人才素质水准高,从业经验好,又有比较高的行业道德水准,外资银行用得比较放心。
同时,台资银行在公司治理、消费金融以及风险控制等银行从业经验方面都可以在国内好好运用,因为中资银行大多还在发展中,有些问题还未发生过,台湾银行的这些经验,正是他们在国内金融业生存的重要价值之一。
台湾的金融业技术比较先进,又有同文同种优势,年底国内金融业全面向外资开放,如果渣打以后要在大陆各地开设新的分行,它可以把台湾新竹商银某个分行的经营模式和所有人才及其从业经验整个儿搬到国内去。
外资银行急于并购台湾的银行,主要还是放在资产及财富管理等业务。其实他们需要的分行家数不用很多,台湾有十几个分行就可以了,尤其是新竹商银更特别,新竹科学园区约80%是他们客户,这一客户网络群有现实的使用价值。
英国渣打银行以30%的溢价,收购台湾新竹商银的话音未落,花旗集团入股台湾华侨银行的谈判也己进入最后阶段,外传汇丰和渣打也争相对侨银伸出了橄榄枝。
从这些紧锣密鼓的收购行动可见,渣打银行通过收购台资银行,不但可以在国内扩张他们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营销客户群,同时还可以取得适合中国特色和人文环境的银行从业人才团队和相关的从业经验。
3、国内银行的压力
中国按照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将于今年底全面开放国内金融市场。由于看上中国市场这块肥肉,外资银行近年来除了在中国不断增设分行外,还积极入股中国本土银行,除了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外,资产质量不高甚至坏账缠身的一些地方商业银行,也成为外资心仪的收购对象。
相对于台湾的银行同业而言,国内银行业对外资银行的并购活动感触最深的不是他们对一些地方小型银行的收购战,而是外资银行将通过收购与国内同文同种的台资银行或港资银行,再利用他们的从业人员和经验,以及他们原有的客户群渗透到国内金融市场的方方面面,如果再加上外资银行品牌产品的服务优势和网络技术优势,国内银行业将会迎来高度市场竞争的局面。
渣打银行:致力于中小企业
瞄准中小企业
随着中国金融业的全面开放,渣打银行在中国的定位愈加清晰,逐步将目光聚焦在中小企业上。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渣打银行的中小企业银行业务比重已超中国总业务的50%。
之所以会选择中小企业作为中国业务的突破口,渣打银行有着自己的目的。根据国家发改委的统计,2005年中国中小企业创造了60%的国内生产总值、 60%的出口额、并提供了75%的就业机会。而与此同时,发展势头强劲的中小企业获得的银行贷款仅为总量的32%左右。由此可见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
渣打银行已经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融资审批建立了5CS的原则,这包括借款人和主要股东的品行、还款能力、信用度、企业的现金流。除这四点之外最重要的是抵押品,这是中贷款最重要的因素。
同时,渣打银行内部还建立了一个评分系统,根据全球56个国家不同的中小企业贷款的经验,对企业提供的数据我们也进行量化分析,然后他们会看客户的现金流、财务报表,并做一个比较客观的量化分析。
为有针对性地做好对中小企业的服务,渣打银行在中国成立了专门的市场调研团队、产品开发团队、贸易交易顾问团队,以更好地屏蔽风险,并采用一个客户由一个客户经理负责的模式,确保对客户的全方面了解。
与其他银行不同,渣打银行的中小企业服务是归于个人银行业务的,而非企业银行。之所以把中小企业服务归到个人业务中,是因为作为企业,可能从银行贷款不容易,但如果作为个人的话,则有很多渠道。中小企业的发展与他们的老板息息相关,中小企业的理财与老板的理财密不可分,所以更像是个人银行业务。
目前渣打银行已经在北京、上海、深圳、天津等地开始试点中小企业的“无抵押、无担保”产品,由于这类业务对客户经理的要求相当高,因此很难快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所以渣打银行正在加速对相关人员的培训。
渣打在华业务特色
优先理财具有全球统一的服务标准、标识形象和优先礼遇,专为对财富管理有严格要求的尊贵客户而设。中小企业贷款渣打银行已经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融资审批建立了5CS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做好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其它业务为在中国的中、外资企业提供全面的商业银行服务,并为中国居民提供全面外汇业务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