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资金信息 发布项目融资 申请上市辅导 发布金融峰会 发布文章资讯
  • 首页
  • 找项目
  • 找资金
  • 金融人才网
  • 金融峰会
  • 金融学院
  • 投融资俱乐部
  • 网站会员服
  • 帕金森定律

       时间:2018-04-25 21:44:42     浏览:134    评论:0    
    核心提示:来源帕金森定律一九五八年,一本仅有一百三十页左右的小书在英国问世。几十万册很快一销而空。《笨拙》、《新政治家》等报刊纷纷著文评论,在社会舆论界引起小小的轰动。以后连续多次再版,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这本二十多年前出的书,至今对于我们了解英国仍有一定意义。这本小书就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历史学家诺斯古德
    来源 帕金森定律

    一九五八年,一本仅有一百三十页左右的小书在英国问世。几十万册很快一销而空。《笨拙》、《新政治家》等报刊纷纷著文评论,在社会舆论界引起小小的轰动。以后连续多次再版,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这本二十多年前出的书,至今对于我们了解英国仍有一定意义。

    这本小书就是英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和历史学家诺斯古德·帕金森写的小品杂文集《帕金森定律》。作者在书的前言里开宗明义,以诙谐的语调声明此书有别于正规的教材。教材讲述的社会是理所当然的世界,内容是谁也得罪不了的。而《帕金森定律》是经过对现实生活长期的调查所得出的总结,它揭露了社会上诸多不合理的现象。

    《帕金森定律》主要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英国为背景,通过对政治制度、政府机构的组成、人员的设置,以及机关企业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的描述,深刻地剖析并无情地鞭笞了当时盛行的官僚主义与腐朽庸俗作风。作者文笔辛辣,言词简炼,冷嘲热讽,时而把真事当作假的故事来说,时而又把假设的情节煞有介事地当作真的来讲,对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资产阶级上层社会作了入木三分的刻画。

    内容

    定律一:冗员增加原理:官员数量增加与工作量并无关系,而是由两个源动因造成的。

    每一个官员都希望增加部属而不是对手;

    官员们彼此为对方制造工作

    定律二:中间派决定原理:为了争取中间派的支持,双方颇费心机进行争取,特别是双方势均力敌的情况下。所以,不是竞争对手而是中间派成了主角。

    对决定的内容不十分清楚的人,意志薄弱的人,耳朵不大灵光的人

    定律三:鸡毛蒜皮定律:大部分官员由不懂得百万、千万元而只懂得千元的人组成,以至于讨论各种财政议案所费的时间与涉及的金额呈反比,即涉及的金额越大,讨论的时间越短,反之时间则越长。鸡毛蒜皮的事情则花费很多时间。

    定律四:办公场合的豪华程度与机关的事业和效率呈反比:事业处于成长期的机关一般没有足够的兴趣和时间设计完美无缺的总部。所以,“设计完美乃是凋零的象征”,“完美就是结局,结局就是死亡”。

    定律五:鸡尾酒会公式:会议与鸡尾酒会同在。把会场从左到右分为A-F六段,从进门处到最远端分为1-8八段,则可划分出48个区域;在假定酒会开始的时间为H,且最后一名客人离开的时间是最初一名客人进场后2小时20分钟,则,重要人物都会在H+75至H+90的时间在E/7区域集合,最重要的人物自然会在其中。

    帕金森定律

    定律六:嫉妒症:在嫉妒症流行的机关里,高级主管辛苦而迟钝,中层干部勾心斗角,底层人员垂头丧气而不务正业。

    第一阶段,出现了既无能又好嫉妒的人物,即患上了“庸妒症”;

    第二阶段,这些庸妒症患者不幸进入或原本就在高层,尽一切可能手段排斥比自己强的人,拒绝提升能力强的人;“愚蠢比赛”

    第三阶段,机关仿佛被喷了DDT,凡才智者一概不得入内,机关病入膏肓,此时的机关已经无药可救了

    定律七:退休混乱:一般退休的年龄是R,在前3年人的精力会开始减退;问题在于如何挑选合适的接替者,工作表现越优秀,任职时间越长,越难寻得合适的接替者,而在位者总会设法阻止职位较低的人接近自己的职位,以至不得不延长自己的退休时间。

    条件

    帕金森定律要发生作用,必须同时满足下面四个缺一不可条件:

    第一:必须要有一个组织,这个组织必须有其内部运作的活动方式,其中管理要在这个组织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这样的组织很多,大的来讲,各种行政部门,帕金森曾在书中举出英国海军编制的例子;小的来讲,只有一个老板和一个雇员的小公司,都存在着管理的组织。

    第二:寻找助手以达到自己目的的不称职的管理者本身不具有对权力的垄断性。这就是说权力对这个管理者而言,可能会因为做错某件事情或者其他人事的原因而轻易丧失。这个条件是不可少的,否则就不能解释何以要找两个不如自己的人做助手而不选择一个比自己强的人,这样也就不会产生“鲜花”插在“牛粪”上的现象。

    第三:这个管理者能力极其平庸,他在组织中的角色扮演不称职,如果称职就不必寻找助手,否则就不能解释他何以要找几个助手来协助。

    第四:这个组织一定是一个不断自我要求完善的组织,正因为如此,才能不断地吸收新人来补充管理队伍,也才能符合帕金森关于人员编制增长的公式。

    可见帕金森定律,必须在一个拥有管理职能,不断追求完善的组织中,担负着和自身能力不相匹配的平庸的管理角色,且不具备权力垄断的人群中才起作用。那么反弹琵琶,一个没有管理职能的组织,比如网络虚拟学术组织,兴趣小组之类,不存在帕金森定律阐释的可怕顽症。一个不思进取,抱守陈规的组织,不必要引进新人,自然也没有帕金森定律的困扰。一个拥有绝对权力的人,他不害怕别人攫取权力,也不会去找比他平庸的人做助手。一个能够承担他的管理角色的人,没有必要找一个助手,也不存在帕金森定律的情况。

    思考 帕金森定律—职场紊乱

    英国历史学家和作家诺斯古德·帕金森对英国社会政治制度的无情嘲弄,使得“帕金森定律”在世界上广为流传,许多人把它当作官僚主义的代名词。

    官僚主义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任何一个清醒的健全的社会政治建构中,本来不会有官僚主义存在的合法条件。遗憾的是,官僚主义不仅顽强地存在和生存下来,而且以其不断变化的面貌,适应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脉络。这或许是历史的调侃,或许是文明的变异。

    既然官僚主义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赘疾,总该有它发生和传播的规律。帕金森的工作即是通过一系列生动直观的现象描述和心理剖析,层层剥开人们深恶痛绝的官僚主义的硬壳,展示其华丽外表掩盖下的内部纹理,同时引发人们作深层次的思考。比如上面第一个故事,帕金森定律说明,当官的人需要补充的是下属而不是对手,因此使得庸人和懒人有机会充斥行政部门;这一定律同时说明,人多了,办同样的事花费的时间反而比过去多,官僚主义的低效率一目了然。再如第二个故事,帕金森为其选定的标题是“大笔开支好通过”或“兴趣到此为止”——有限的个人收入决定委员们的兴趣点是100万镑,超过这一界限,100万镑和1000万镑的区别在他们的概念中已十分模糊,加上这又是个复杂的颇费脑筋的专业领域,他们的职责便只剩下行使权力,官僚主义的浪费于是一点也不奇怪。

    需要指出的是,帕金森承认,许多官僚主义常见病诊断容易,治疗困难,有些根本就是不治之症。他没有企图为每一种病开出药方,只是指出病情发展各阶段的临床表现,或者提出几条原则,将问题的最终解决留待将来。例如上面讲的第三个故事,帕金森为其定名“因嫉怠等死”顽症或“全身瘫痪”,因此提出的第一个原则是,一个患病的单位依靠自己是治不好的;第二个原则是,生病初期可打预防针,中期有时可作手术,后期目前尚不可医治。帕金森甚至说,死去的基础的任何一部分都受到感染,原有人员和习惯作法一概不能采用,那种将老单位的一部分掺合进新单位的作法是致命之伤。此种观点果然精到还是有失偏颇,读者会有自己的考虑。

    帕金森对官僚主义的抨击绝不仅限于理念的运动,而是建立在大量细致缜密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仍以“帕金森定律”为例,帕金森详细研究了1914年到1954年间英国海军舰艇、官兵数量与海军部官员人数间的逆向变化,发现行政机构的膨胀与海军事业的发展没有必然联系,因此讥讽这种“宏伟的陆地海军”现象。而在“委员和委员会”一节中,帕金森归纳数十个国家内阁组成情况,得出5人内阁最为理想,9人内阁必然有人仅是点缀,20人内阁难免派系之争,超过20人则阁员人数再难控制的结论。帕金森同时提出一个非常有趣的“低效能系数”,即一个委员会的成员超过20人或21人,组织的工作效率开始降低。这一观点对我们许多官方的、半官方的、民间的委员会、理事会、研究会、学会等组织应该有所借鉴。

    帕金森定律是对官僚机构流弊的辛辣针砭,其手法多为设计一个寓言型的故事,将读者带进特定场景,提出问题并作出种种假设,加上夸张幽默的漫画,启发读者自己得出结论,形象而生动。“筛选关键人物”设计了一个鸡尾酒会,并根据人们通常不太注意的习惯,认为在固定的时间和固定的地点可以找到出席酒会的重要人物,这看起来有些牵强,但谁又能否认“病历”关于大人物行动规律的分析呢?“养老金”把一个人的任职时间分作十几年龄段,特别描述了“受挫折年龄”的人物表现——客观上不给他机会让他作出重要决定,他便把条件允许他作的任何决定都当作重要的,他可以为了归档的事而大惊小怪,关心铅笔削得够不够尖,热衷于过问窗子是否开着,喜欢用三种颜色的墨水写字——简直让人喷饭,可这偏偏是谁都可见的现实。

    权力的危机感,是产生帕金森现象的根源。恩格斯曾经说过:“自从阶级社会产生以来,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就成为历史发展的杠杆。”人作为社会性和动物性的复合体,因利而为,是很正常的行为。假设他的既有利益受到威胁,那么本能会告诉他,一定不能丧失这个既得利益,这也正是帕金森定律起作用的内因。一个既得权力的拥有者,假如存在着权力危机,不会轻易让渡自己的权力,也不会轻易的给自己树立一个对手。在不害人为标准的良心监督下,会选择两个不如自己的人作为助手,这种行为是自然而然,无可谴责。

    比如说有一个私营企业主,,现在越来越感到在管理上力不从心了。显然,此时需要有人来协助他。于是企业主向各种媒体发了征聘广告,应征而来的人络绎不绝。其中有这样的人才:在美国一所著名的大学读完了MBA课程,而且有长达十年的管理经验,业绩良好,显然是十分得力的人选。这个私营企业主会不会聘任他呢?这个老板可能会飞快的想:公司的土地是我的,所有产权都是我的,这就意味着这个人来我这里是“无产阶级”,他纯粹是为我打工,干得好我可以继续留他,给他很高的待遇,干得不好我可以辞退他,无论他如何出色和卖力的工作,他不能坐我的位置,老板永远是我。一番盘算以后,这个高智商,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就被留下来,老板可以说是言听计从,完全不受帕金森定律的影响。这是一个拥有绝对权力人的作法。接着,这个企业继续发展,终于产生了企业经营的突破,业务范围扩大了,新的问题层出不穷,高材生由于所学已经过时,又没有找时间很好的“充电”,离退休只有五年了,现在感到力不从心,现在需要助手协助他。于是他向各种媒体发出征聘广告,各种人才络绎不绝涌来。其中有两个老板比较看重,一个是某名牌大学的公共管理专业刚刚毕业的研究生,写了很多的文章,理论功底极为深厚,实践经验却非常匮乏;另一个颇有实干家的手腕和魄力,拥有先进的管理观念和操作经验。老板拿不定主意,叫他选择,这时候就盘算开了,最后的结果是,选择了那个刚出校门的研究生。

    许多单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所以说要想解决帕金森定律的症结,必须把管理单位的用人权放在一个公正、公开、平等、科学、合理的用人制度上,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最需要注意的,是不将用人权放在一个可能直接影响或触犯掌握用人权的人的手里,问题才能得到解决。

    帕金森定律并非是老调重弹,缺乏新意,这个定律把我们一些行政机关用人现状刻画得入木三分。一些心术不正的首长,以权谋私,“举贤不避亲”,竟把那些缺乏基本业务素质的亲属故旧,或欺上瞒下,或弄虚作假,或交换提携弄到自己所任职把掌的部门。于是乎,“七姑八舅”一个个执掌了“帅印”,亲属嫡系一个个占据着要害岗位,而一个个有能力的干才,或因有些“野心”,或因有些真本领“气焰”有点“嚣张”,而受到轻用、不用,甚至倍受压制,其结果,干的不如看的,看的不如捣蛋的。一个私欲膨胀的行政首长,为一个个低能儿开启了大门,却把一批批有为之人拒之门外,于是平庸战胜了才俊,“牛粪”得到了“鲜花”。

    启示 唯有改制才是解决之道

    帕金森定律指出:官僚主义者喜欢“无事忙”,通过扩大下属机构抬高自己的身份,因而行政机构总是呈金字塔形,并按一定速度增长。各种委员会的人数总是不断增多,当委员会成员增加到20人以上时,委员会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于是其中少数起作用的委员便构成核心,成为实际领导机构,而一般委员则不起作用。人数持续扩大,致使委员会名存实亡。在各种会议上,官僚主义者总是无原则地拥护一方反对另一方,或者像表决机器一样为他人所操纵。即使真正讨论也是按照所谓“繁琐定律”进行。如有关价值1000万英镑的原子反应堆的议案,由于官僚主义者既不懂什么叫原子反应堆,也不大理解1000万英镑的价值,只用两分半钟就可以通过;当决定花350英镑盖车棚时,对于是否有此必要、花多少钱和使用什么材料,却能够讨论45分钟。各种考试制度多流于形式、弊端丛生,官僚主义者所需要补充的人员是“下手”而不是“对手”,以免给自己在晋升的道路上增加障碍,总是排斥一切比自己强的人,总是反对任命或者提升任何将来可能胜过他自己的人。办公大楼愈堂皇,设备愈精致,往往管理愈混乱,管理者愈腐败无能。年老迟顿而又居领导职位的人不肯退休,使下级的接替者倍受挫折,心灰意懒或产生变态心理。

    帕金森定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

    不称职的行政首长一旦占据领导岗位,庞杂的机构和过多的冗员便不可避免,庸人占据着高位的现象也不可避免,整个行政管理系统就会形成恶性膨胀,陷入难以自拔的泥潭。这样就会在官场中形成类似的“鲜花”插在“牛粪”上的现象,鲜花就好比是那些公司中的领导职位,牛粪就是那些公司中平庸的领导者,而这种“牛粪”插在“鲜花”上的危害是极其大的。

    人物 诺斯古德·帕金森 (CyrilNorthcoteParkinson)

    诺斯古德·帕金森,美国历史学博士,曾在哈佛大学担任教授。1957年,他在马亚西亚一个海滨度假时,悟出了一个定律,后来他将自己思考的结果发表在伦敦的《经济学家》期刊上,一举成名。《帕金森定律》一书出版以后,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在美国更是长踞畅销书排行榜榜首。

    诺斯古德·帕金森著,陈休征译:《官场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北京,1982。

     
    打赏
     
    更多>同类金融学院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金融学院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 企业文化 | 办公环境 | 经营动态 | 管理团队 | 行为准则 | 投资策略 | 投资保障 | 风险控制 | 联系我们 | 微信群
    广告合作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6-2021 投融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粤ICP备16012416号
    联系我们
    QQ咨询
    电话咨询
    email
    在线留言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