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延伸的含义
品牌延伸它是指在已有相当知名度与市场影响力的品牌基础上,将原品牌运用到新产品或服务以期望减少新产品进入市场风险的一种营销策略。品牌延伸具有能增加新产品的可接受性、减少消费行为的风险性,提高促销性开支使用效率,满足消费者多样性需要等多项功能,因而在广告与品牌营销中得到广泛应用。
品牌延伸的理论模型概述
现代营销理论认为,品牌延伸模型构建要从对决定品牌延伸成功核心要素研究入手。目前的理论研究认为品牌的强势度与产品相关性是决定品牌延伸成功的两个核心要素。其中品牌强势度受到品牌感知度、定位度和知名度三个因素影响,而产品相关性受到具体产品相关度和受众相关度两个因素影响。
品牌的强势度
品牌感知度
品牌感知度是指消费者对品牌的“感知质量”。它是消费者对品牌所传达的信息与同类产品相比的优势综合体验,决定着品牌的效应价值比。而消费者品牌感知特别是体验到原品牌质量越高,他们对延伸产品的接受程度也越高,反之则越低。因此品牌感知度的提高主要是通过产品广告、公关活动、服务等方式实现,同时消费者参与和体验也是提升感知度的重要方面。
品牌定位度
品牌定位度是指品牌的独特档次与个性特色,它是依据是企业自身优势和消费者评价对其品牌风格、市场和发展战略进行的选择与确定。定位度具有个性化、独特化、专门化的特点。品牌定位度受到品牌适应度与品牌竞争力这两个因素影响。
品牌适应度是指品牌所适用的目标市场范围,它反映了品牌的宽度属区,在延伸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品牌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具有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运用独特营销方式的能力,它决定着品牌具有超常性、独特性、领先性和整合性特点。
品牌知名度
品牌知名度是指品牌在消费者中的知晓与熟悉程度。由于品牌知名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对品牌已有的经验知识程度,所以从消费者心理学角度来看,它对消费者的初期购买决策有着重大影响。品牌知名度包括品牌识别和品牌记忆。品牌识别是指人们在认识了一个品牌之后,一看到或一听到它,就能区别出它与别的品牌的不同,它主要表现为标识、标语、名字、包装、吉祥物、颜色等视觉特征。品牌记忆是指提到某个品牌时,人们对于它们的记忆程度如何。如果消费者是事先制定了计划来进行购买的,其记忆程度就会起着很大的作用。
产品相关性
有关研究认为,所谓产品相关性是指延伸产品与原品牌之间的“相似性或关联性”即消费者头脑中原品牌知识与新产品认同的相关联程度。而原产品与延伸产品相关联性越高,消费者对延伸产品评价越高,反之则越低。
具体产品的相关度
具体产品的相关度是指原品牌与延伸产品在工艺、功能、材料、形式等方面的相互关联程度。产品相关度越高,消费者越容易接受,其品牌延伸也越容易成功,反之亦然。
受众的相关度
受众的相关度是指原品牌与延伸产品受到消费者性别、年龄、文化、职业以及地域等特点的影响。显然在品牌延伸中,将原品牌延伸到原有忠诚消费群及其所消费的产品中去,品牌延伸容易成功。
品牌延伸心理机制的分析
根据品牌延伸的理论模型与构成要素,为了更深入地研究品牌延伸机制,目前主要采用的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据此深度把握品牌延伸机制及其营销意义。
该方法假设某一品牌A 最初的主产品为X,随着品牌的使用,品牌A 逐渐具有了某种意义和联想。这些意义与联想可记为。现若将产品Y 作为品牌A 的延伸方案,产品Y 是一个合适的延伸对象吗?认知心理学的研究认为,消费者认识这一问题要做两个方面的评估:一是产品Y 与主产品X 之间的相似性评价。如果产品Y 当被认为与主产品X 之间确实存在相似性时,则要进行第二步评价即延伸产品Y与品牌A 的意义和联想的融合性评价。融合性评价包括以下内容:
品牌A 延伸到产品Y上后,哪些意义和联想可以转移到产品Y上去。
Y产品的哪些意义和联想不能与主产品X 存在即与Y不能建立联系。
品牌A 的某些意义和联想,转移到产品Y 上去后可能成为负面联想。
认知心理学认为,消费者通过对品牌认知与分析后会得出产品Y 与品牌A 之间是否具有融合性的结论。换言之,如果消费者通过上述评价,品牌A 就可以延伸到产品Y 上去。这就是所谓“品牌延伸的静态分析”。其心理实质可以用品牌认知与情感理论进行解释。
进一步研究认为上述的分析方法是将品牌与产品的关系视为单向性的,这对解释品牌延伸能改变品牌意义与丰富内涵就显得不够。目前认知心理学对此的研究方法又作了进一步改进。该方法认为,品牌A 可以影响延伸产品Y,反过来,延伸产品Y 也会影响与作用于品牌A ,认知这一问题就得需要从品牌延伸认知心理学的动态角度加以分析。品牌延伸的认知心理学动态分析,其实质就是主体心理意义建构的相互作用观。从这一角度来看,品牌延伸产品能改变品牌的意义与联想,丰富品牌的内涵。同时在某些情境下还能改变原品牌意义或原品牌的主产品。这就是说,品牌延伸的作用可能是相互影响的过程,这与当代品牌理论中循环促进,相互适合的观点是一致的。
品牌延伸的认知心理学方法表明,品牌意义和联想、主产品和延伸产品之间是一种交互作用的关系,它们之间相互影响,而不是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所以在使用品牌延伸策略时经营者要有动态分析观点的思想。
品牌延伸模型与营销战略意义
目前也有营销理论不同意品牌延伸,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品牌应该是专门化,不应该将品牌延伸到一个新产品上去。一个知名品牌的确立,它依赖于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认知和在长期使用中逐渐建立的对该品牌的信赖感,这种认知和信赖是消费者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通过亲身体验而获得的,最后品牌便依附消费者对产品的体验的无意识归纳得以存在。如果你将这样一个品牌用于一个不相关或完全不相关的产品之中,消费者原有对这个品牌的认知图式势必要对新产品产生反向拉力。这种拉力进而会混淆了新产品的特性,结果以新产品的失败而告终。
Jack Trout的定位理论对此作了更为严厉的批评。该理论认为,每一个品牌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心理定位,即针对明确的消费群体,满足特定的消费需求。因为消费者的大脑中,往往也只能记得起该品牌最独特性的一面,也就是消费者谈到品牌的第一反应。有研究表明:企业70%以上的利润正是来自于消费者心中的第一反应所产生的。
成功品牌延伸主要是品牌形象的扩展,即新品牌能得到原品牌的无偿增值。可以说,品牌延伸只是价值转移,新品牌的价值只是从原品牌身上剥离的一块,因此,新品牌占有率是从原品牌的市场挖过来的,通俗地说就是拆东墙补西墙,不会有增值产生。可见运用品牌延伸机制制定品牌策略时,消费者对原品牌的信赖、信心、第一反应等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基于上述品牌延伸机制与品牌策略的关系,在品牌延伸决策时要考虑到两大力量。一是品牌延伸力即是指受原品牌资产的影响。研究表明:如果某些品牌与特定产品类别的联接过于紧密,那么延伸力就弱。要使品牌延伸力提升,品牌结构要素要从产品、成本、专有技术等因素向利益、价值理念和自我体验等因素方向发展。否则,品牌延伸力将受到影响。
二是品牌杠杆力。而品牌杠杆力与品牌延伸力作用是成反比关系,也就是说,如果消费者给予某一品牌很大的延伸力,则其杠杆力一定很低,反之,一个具有强有力意义联结的品牌,一般很难有延伸空间。这一点在品牌策略决策中应予以考虑。
品牌延伸与怎样塑造品牌意义联想也是一个复杂问题。具体地说,从品牌延伸的产品关联性机制,告诉经营者一个基本原理就是当原品牌与延伸产品之间相适合时,品牌延伸就容易取得成功。而原品牌与延伸产品的适合性受到两个条件影响:一是产品—特征—相似性,二是品牌—概念—一致性。前者是指原品牌产品特征或性能与延伸产品之间的相似性。后者则是对前者的发展,更强调品牌概念意义和联想与延伸产品之间的包容性。如果延伸产品被认为包容于原品牌意义和联想之中,则一致性就高,产品延伸就能成功,否则难以成功。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抽象概念的联想一般比具体概念的联想更丰富。这一原理运用到品牌延伸上含义就是具体产品的特征联想在延伸时比抽象的概念意义联想更困难。也就是说,品牌意义联想越丰富,品质信誉越高,产品延伸的宽度就可能越大,在市场上成功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品牌延伸中原品牌概念形象是十分重要的方面。
品牌延伸效果受到与来自广告、消费者使用经验、口碑等多方面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品牌延伸的成功机会是由消费者的认知或理解所控制的。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辩证的,在如何使用原品牌与产品延伸的策略上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
品牌延伸的八大铁律
一个成功的品牌有其独特的核心价值,若这一核心价值与基本识别能包容延伸产品,就可以大胆地进行品牌延伸。反过来的意思就是:品牌延伸应以尽量不与品牌原有核心价值与个性相抵触为原则。几乎所有的品牌延伸案例都可以从是否遵循这一规律找出成败的根本原因。
但品牌延伸对企业而言,既可能是一本万利的好事,也可能是前进中万劫不复的深渊。未经理性决策和操作不够科学稳健的品牌延伸也是很危险的。若对不可延伸的品牌进行延伸,或延伸到不应延伸的领域,自然风险很大,有掉入“深渊”之虞。要有效回避品牌延伸风险,并大力发挥品牌延伸的作用使企业迅速上新台阶,必须先对是否可以品牌延伸、延伸到哪些领域作出正确决策。品牌延伸的规律可以归纳为八条:
一、品牌核心价值的包容力是根本
品牌延伸的论述中最为常见的是“相关论”,即门类接近、关联度较高的产品可共用同一个品牌,如娃哈哈与雀巢品牌延伸成功可以从品牌麾下的产品都是关联度较高的食品饮料的角度来解释。其实关联度高只是表象,关联度高导致消费者会因为同样或类似的理由而认可同一个品牌才是实质。比如,选择奶粉、柠檬茶、咖啡时都希望品牌能给人一种“口感好、有安全感、温馨”的感觉,于是具备这种感觉的雀巢旗下的奶粉、咖啡、柠檬茶都很畅销。
关联度高就可以延伸的理论一遇到完全不相关的产品成功共用同一个品牌的事实就显得苍白无力。比如万宝路从香烟延伸到牛仔服、牛仔裤、鸭舌帽、腰带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许多关联度较底、甚至风马牛不相及的的产品共用一个品牌居然也获得了空前成功,这说到底是因为品牌核心价值能包容表面上看上去相去甚远的系列产品。登喜路、都彭、华伦天奴等奢侈消费品品牌麾下的产品一般都有西装、衬衫、领带、T恤、皮鞋、皮包、皮带等,有的甚至还有眼镜、手表、打火机、钢笔、香烟等跨度很大、关联度很低的产品,但也能共用一个品牌。因为这些产品虽然物理属性、原始用途相差甚远,但都能提供一种共同的效用,即身份的象征、达官贵人的标志,能让人获得高度的自尊和满足感。购买都彭打火机者所追求的不是点火的效用,而是感受顶级品牌带来的无尚荣耀,买都彭皮包、领带也是为了这份“感觉”而不是追求皮包、领带的原始功能。此类品牌的核心价值是文化与象征意义,主要由情感性与自我表现型利益构成,故能包容物理属性、产品类别相差甚远的产品,只要这些产品能成为品牌文化的载体。
一个成功的品牌有其独特的核心价值,若这一核心价值与基本识别能包容延伸产品,就可以大胆地进行品牌延伸。反过来的意思就是:品牌延伸应以尽量不与品牌原有核心价值与个性相抵触为原则。几乎所有的品牌延伸案例都可以从是否遵循这一规律找出成败的根本原因。
二、新老产品之间有较高的关联度
关联度较高、门类接近的产品可共用同一个品牌。,关联度高只是表象,关联度高导致消费者会因为同样或类似的理由而认可并购买某一个品牌才是实质,可以说,这是品牌核心价值派生出来的考虑因素。
行业与产品特点——品牌的技术与质量保证是消费者与客户购买产品的主要原因时,品牌就可以延伸,而个性化、感性化的产品则很难进行品牌延伸。
相对而言,当品牌的质量保证是消费者与客户购买产品的主要原因的时候,品牌可延伸于这一系列产品,如电器、工业用品;可细分、个性化、感性化和细腻化的产品很难与别的产品共用同一品牌。
三、企业的财力弱且有品牌推广能差力的企业应该尽量考虑品牌延伸
有的理论家曾举出汽车公司推多品牌来抨击国内一些企业的品牌延伸,如光一个通用就有凯迪拉克、别克、欧宝等十多个品牌。其实这是两回事,首先汽车是一个差异性很大的产品,可以明显细分出不同的市场,需要多个个性化的产品品牌来吸引不同的消费群。同时,我们还不能忽视汽车的价值很高,支撑得起推多品牌的巨额成本开支也是汽车业能推多个品牌的原因。瑞士的许多名表厂推多品牌,如欧米茄、雷达都属于同一个公司,也是因为产品价值较高。故汽车业与名表行业推多品牌有其特殊性,丝毫也不能籍此断定其他行业品牌延伸是错误的。
宝洁较少进行品牌延伸,一方面是因为行业与产品易于细分化,可以通过性格迥异的多个品牌来增加对不同消费群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是因为宝洁拥有雄厚财力和很强的品牌营销能力。
四、在产品的市场容量较小的市场环境中应该尽量多地采用品牌延伸策略
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与企业产品的市场容量也会影响品牌决策,有时甚至会起决定性作用。同一个品牌用于各种产品。这与其成长的市场环境有关,任何一个行业的市场容量都十分有限。也许营业额还不够成功推广一个品牌所需的费用,所以更多的是采用“一牌多品”策略.
五、竞争者的品牌策略——主要竞争对手也开始品牌延伸,延伸的风险就会被中和掉。
很多品牌延伸尽管新产品在成名品牌的强力拉动下起来了,但原产品的销售却下降了,即产生了“翘翘板效应”。娃哈哈的品牌延伸之所以基本未出现此类现象,除娃哈哈品牌核心价值能包容新老产品外,其在儿童乳酸奶行业“半斤八两”的对手乐百氏也在搞类似的品牌延伸也是重要因素。康师傅、统一这些竞争品牌之间的产业结构基本雷同且都在延伸,各自的风险就随之降低。
六、企业发展新产品的目的
如果企业发展新产品的目的仅仅是发挥成功品牌的市场促销力,搭便车卖一点。那么就算不符合品牌延伸的一些基本原则也可以延伸。不过在操作时,新产品应尽量少发布广告以免破坏品牌的原有个性。
七、假如市场竞争不激烈的品牌延伸有助于品牌延伸的成功
竞争格局对品牌延伸决策的影响也很大。延伸产品的市场竞争不激烈,不存在强势的专业大品牌,那么就可以大胆地进行品牌延伸,反之,则不宜。
八、进入市场空档与无竞争领域则容易成功
TCL从电话机行业成功延伸进入彩电业主要靠选准了当时大屏幕彩电还没有被当时的彩电业领导品牌所重视的机会点;海尔切入彩电业则巧妙地选择了彩电数字化导致传统模拟彩电巨头原有的技术领先优势不再显著的大好时机;美的在大多数国产品牌还在生产中低档电饭煲而日本品牌具有电脑模糊逻辑控制功能、外观豪华气派的电饭煲价格又太高的时候进军电饭煲而一举功成。
品牌延伸决策要考虑的因素有:品牌核心价值、新老产品的关联度、行业与产品特点、产品的市场容量、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企业发展新产品的目的、市场竞争格局、企业财力与品牌推广能力等。而上述众多因素中,品牌核心价值与基本识别又是最重要的,其它都是第二位的,有的根本就是在考虑品牌核心价值与个性时派生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