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文标准推力测验的概述
瑞文标准推力测验是英国心理学家瑞文于,1938年设计的一种非文字智力测验。它是用以测验一个人的观察力及清楚思维的能力。瑞文测验由5个单元的渐进矩阵构图组成,每个单元在聪明活动的要求上个不相同,总的来说,矩阵的结构越来越复杂,从一个层次到多个层次的演变,要求的思维操作也是从直接观察到间接抽象推理的渐进过程。
它的主要任务是要求被试根据一个大图形中的符号或图案的规律,将某个适当的图形填入大图形的空缺中。
图:瑞文标准推理测验图例
1947年和1956年,瑞文又对该测验做了小规模的修订。为了扩大该测验的使用范围,瑞文又于1947年编制了适用于儿童和智力落后者的彩色推力测验和适用于高智力水平者的瑞文高级推力测验。这些测验自问世以来,许多国家对它做了修订,使用至今。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主要测量人的推理能力、清楚知觉和思维以及发现和利用自己所需信息等与人们有效地适应社会生活有关的能力。
该测验共有60个题目,依次分为A、B、C、D、E五组,每组12题。从A组到E组难度逐步增加,每组内部题目也是由易到难排列。每组题目所用解题思路基本一致,但各组之间有差异。直观上,A组题目主要测视觉辨别、图形比较、图形想像等;B组题目主要测类同、比较、图形组合等;C组题目主要测比较、推理、图形组合等;D组题目主要测系列关系、图形套合;E组题目主要测套合、互换等抽象推理能力。
测验的构成是每个题目都有一定的主题图,但每张大的主体图中都缺少一部分,主题图下有6~8张小图片,其中有一张小图片可填补在主题图的缺失部分,从而使整个图案合理与完整。受测者的任务即是从每题下面所给的小图片中找出适合于填补大图案的一张,并把该小图片的序号填人答卷纸内相应题目号下。
测验是由一系列图形组成,是一种典型的非文字智力测验,测验对象不受文化、种族与语言的限制。该测验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施测时间短,结果解释直观、简单,常被用于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瑞文标准推理测验的发展
瑞文测验的理论假设源于斯皮尔曼的能力二因素理论。该理论认为能力主要由一般因素和非凡因素组成。前者体现在所有的智力活动中,人人都有,水平各异,决定了人的聪明程度;后者则对应于各种特定的活动。
瑞文将智力G因素划分为两种相互独立的能力,一种称再生性能力,表明个体经过教育后达到的水平;另一种称推断性能力,表明个体不受教育影响的理性判定能力。瑞文认为,词汇测验是对再生性能力的最有效测量,而非言语的图形推理测验则是对推断性能力的最佳测量,尤其与人的问题解决、清楚知觉和思维、发现和利用自己所需信息以及有效地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有关。这就是瑞文推理测验的来源。
该测验的优点在于测验对象不受文化、种族与语言等条件的限制,适用的年龄范围很宽,并且可用于一些生理缺陷者。测验既可个别进行,也可以团体实施,使用方便,省时省力,结果解释直观简单,具有较高的信度与效度。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瑞文测验在五、六十年代几经修订,目前发展成三种形式,除了上述的标准型以外,还有为适应测量幼儿及智力低下者而设计的彩色型和用于智力超常者的高级型。为了实际测试的需要,李丹等人将瑞文测验的标准型与彩色型联合使用,称为瑞文测验联合型,这样可使整个测量的上下限延伸,适用范围可扩大到5—75岁。
由于瑞文测验具有一般文字智力测验所没有的非凡功能,可以在言语交流不便的情况下使用,适用作各种跨文化的比较研究,5至75岁的幼儿、儿童、成人、老人皆可借此量表粗分智力等级。
瑞文推理测验的编制者曾在1947和1956年对标准推理测验做过小规模的修订,1947年又编制了适用于更小年龄儿童和智力落后者的彩色推理测验(Raven‘s color Progressive Matrices 简称CPM)和适用于高智力水平者的高级推理测验(Raven‘s Progressive Matrices 简称A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