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资金信息 发布项目融资 申请上市辅导 发布金融峰会 发布文章资讯
  • 首页
  • 找项目
  • 找资金
  • 金融人才网
  • 金融峰会
  • 金融学院
  • 投融资俱乐部
  • 网站会员服
  • 外向型经济

       时间:2018-04-25 22:29:45     浏览:81    评论:0    
    核心提示:定义  外向型经济就是一国或地区为推动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增长,以国际市相关书籍场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为中心,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所建立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运行体系。基本内容  1.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  2.经济结构的建立以国际经济的基本内容和发展为依据,

    定义
      外向型经济就是一国或地区为推动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增长,以国际市

    相关书籍

    场需求为导向,以扩大出口为中心,根据比较优势理论,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所建立的经济结构、经济运行机制和经济运行体系。基本内容
      1.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
      2.经济结构的建立以国际经济的基本内容和发展为依据,必须能够参与国际分工;
      3.具备较为健全的市场经济秩序和经济组织结构体系;
      4.外贸体制采取以经济手段为主的管理制度。类型介绍
      国际经

    相关图片

    济学界通常把外向型经济分为:1.坚定的外向型经济;2.基本外向型经济;3.一般外向型经济。
      世界银行的分类法:坚定的外向型经济和一般的外向型经济。
      其他分类法:1.按参与国际市场的方式划分,可以把外向型经济分成贸易型、资本型、资本贸易混合型;2.按发展模式划分,可以把外向型经济分成科技领先型、资源驱动型、结构优化型。主要特征

    先进性

      外向型经济,它是一种向外拓展式的开放型经济,以竞争性的国际市场为舞台。国际

    相关图片

    市场的巨大压力,加强了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的动力,促使各国经济向高层次发展;

    合理性

      外向型经济可以超出国界,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使企业实现最优规模效益。

    风险性

      外向型经济,由于对国际市场的高度依赖,国际市场的变化注定着外向型经济的兴衰,受世界经济环境的制约较大,往往容易受国际市场波动的影响和国际垄断资本的控制,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可以说是以较大的代价换取经济发展成效的。模式特点
      外向型经济

    相关图片

    模式是以开拓国际市场为着眼点的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其基本特点有:
      1.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把重点放在发展出口产品的生产上;
      2.以国际市场为目标,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
      3.生产要素通过国际、国内的双向流动,达到优化组合,提高其使用效率;
      4.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大,风险也大。衡量标准
      国际上通用的是以经济贸易制度的“偏倚"来衡量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标准:1、名义保护率和实际保护率;2、国内贸易比值;3、产业国际相关比值;4、主要出口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
      外向型经济的贸易政策是一种“中性”的、不偏不倚的政策。经济模式
      外向型经济模式是以开拓国际市场为着眼点的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其基本特

    相关图片

    点有:1.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把重点放在发展出口产品的生产上;2.以国际市场为目标,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3.生产要素通过国际、国内的双向流动,达到优化组合,提高其使用效率;4.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大,风险也大。影响因素
      对一个实行外向型经济政策的国家来说,汇率制度安排的变动或多或少会改变社会利益分配格局。近些年来,在强劲的外贸出口态势下,中国一直处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双顺差的状态。这种情况使人们面临更大的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为了稳定币值,要投放大量货币到外汇市场,使得央行不得不紧缩银根,压缩商业银行的贷款进行冲销操作。其结果是将由外向型经济部门带来的损失转嫁给了内向型经济部门。很显然,这种单一盯住美元制度的“分配效应”所产生的利益格局造成经济资源的再分配,使外经贸企业、外向型经济发达

    相关图片

    地区经济表现相对内向型企业和地区处于优势地位。
      1、汇率低估虽然能刺激贸易出口的增长,但也使中国经济形成了对外向型经济较强的依赖性,这种依赖性在中国加入WTO并逐步开放金融市场之后将更加明显。有关资料表明,2001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5097.7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达44%,分别是1990年的4.4倍和1.47倍,甚至高于美国、日本等开放程度较高的发达国家。根据国家海关总署所发布的2004年全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情况,2004年中国进出口高达11547.4亿美元,这相当于2001年全年贸易规模的2-3倍。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一般较低,为了争夺外部市场,出口企业通常在国外市场上进行价格战。过度打压价格,不但是对国家资源和利益的一种浪费,而且还带来了出口竞争性国家和逆差国家的指责。
      据统计,仅2003年的一年内,中国出口企业的71%、出口产品的39%遭国外技术壁垒的限制,损失约l70亿美元,其中食品和土畜产品出口有90%的企业受损,造成损失约90亿美元,轻工、机电类产品在“入世”后受技术壁垒限制加大,损失分别约40亿美元和20亿美元。在对我进行技术壁垒限制的国家中,欧、日、美三大经济体总共占到95%,分别是41%、30%和24%。近20年来,中国商品受到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家的近400起倾销指控,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件已给中国造成的损失累计约近100亿美元。然而在这样的国际经济环境下,人们为了获得出口对GDP的支持,仍然不得不坚持以低估的汇率政策以及出口补贴等优惠政策来鼓励贸易出口,这对中国的整体利益而言得不偿失。
      2、汇率政策的适当调整,不仅能够为竞争日益激烈的出口企业寻找更大的市场,还能使经济发展的动力转向内向型经济。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内部需求的扩张。中国从1997年“软着陆”之后就进入了长达六年的经济紧缩时期,内需增长不足已成为中国当前所要解决的一大经济难题。中国外向型经济部门所生产制造的产品多数集中在轻工、机电、电器、纺织、服装、玩具等行业,这些行业目前在中国东部地区的需求基本已经达到饱和,国外市场也同样趋于饱和,进一步的生产不利于增加行业利润,拉动需求;与之相反,中西部地区则对这些行业的商品存在有效需求,如果能顺利地实现产业的跨地区转移,一方面可以增加当地收入,另一方面也开发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相关介绍
      中国外向型经济的特征
      1.政府主导型经济;2.沿海地区率先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同时,发挥全国各地产业优势,共同推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3.以“三来一补”为起点,实现从贸易为主转为与国际经济的经济和技术合作;4.以重点出口产业群体作为产业外向化发展的中坚力量,形成大中小企业相结合的专业化协作体系;5.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必须对内对外开放齐头并进。
      日前,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指出,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的开放将出现三大变化,即由目前有限范围和领域内的开放,转变为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主导下的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与内向型经济模式的区别

    理论依据不同

      内向型经济是以贸易保护主义理论为依据,认为必须对国内的民族工业施以保护措施,以促进国内工业的发展。这些国家一般实行高估本币和关税及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来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外向型经济是以比较利益理论为依据,认为经济的发展应当依靠国际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发展本国经济的优势才能达到。同时,承认经济的外向化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

    经济发展的途径不同

      内向型经济立足于国内的经济环境,力求通过国内的资源及其他生产要素的配置和流通来发展本国的经济。外向型经济则是通过国际市场,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生产要素,并发挥本国的资源优势,采取以出口为主导的发展途径,使本国经济在国际经济的竞争中谋求发展。

    贸易功能不同

      内向型经由于割裂了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联系,基本上不受国际价值规律的制约。对外贸易只限于引进一些国内必需的先进设备和原材料,出口也只为了换汇的目的,带有互通有无,调剂余缺的性质。外向型经济则是以扩大出口为导向,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因而,外贸起着先导的作用。通过对外贸易,把本国有竞争力的商品打入国际市场,在国际市场上实现商品的增值,从而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

    产业结构转换机制不同

      在内向型经济环境下,产品的更新换代完全靠国内市场的引导,故其转变能力极低。外向型经济则必须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来调制产业结构,为了占领国际市场,必须参与国际产业转换的循环机制,这就促使国内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以适应国际市场商品结构频繁的变化和发展。

    政府功能和企业行为准则不同

      在内向型经济模式下,政府机构和功能的确定,主要依据国内特定的政治制度、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外向型经济模式的机构和功能必须符合国际惯例,要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律化,要适合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需要,能够高效率的运转。外向型经济的企业行为,必须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通用标准来经营管理,并以国际市场为导向,积极发挥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的主体作用。
     
    打赏
     
    更多>同类金融学院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金融学院
    点击排行
    关于我们 | 组织结构 | 企业文化 | 办公环境 | 经营动态 | 管理团队 | 行为准则 | 投资策略 | 投资保障 | 风险控制 | 联系我们 | 微信群
    广告合作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Copyright © 2006-2021 投融网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粤ICP备16012416号
    联系我们
    QQ咨询
    电话咨询
    email
    在线留言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