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国债期货风波
建议和条目327国债合并
事件过程
1992年12月2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国债期货,此时只是证券商自营交易,尚未对公众开放,交投清淡,并未引起投资者的兴趣。1993年10月25日,上证所宣布国债期货向公众开放,与此同时,北京商品交易所也推出国债期货交易。
1994年至1995年春节前,国债期货交易飞速发展,全国开设国债期货的交易所从原来的两家陡然增加到14家,。由于股票市场的低迷和钢材、煤炭、食糖等大宗商品期货品种相继被暂停,大量资金云集国债市场,尤其是上海证券交易所。1994年全国国债期货市场总成交量达28万亿元。
在“327”风波暴发前的几个月中,上证所的“314”国债合约上已出现数家机构联合操纵市场现象,日价格波幅达3元的异常行情。1995年2月23日,国家财政部公布的1995年新债发行量被市场人士视为利多,加之“327”国债合约本身的贴息消息日趋明朗,致使全国各地的国债期货行情均出现向上突破。这时,做空的一方虽然在某个“一代枭雄”的带领下奋力抵抗,但都已显得骑虎难下,大量空头头寸无法脱手。空方为了侥幸挽回败局,当上证所的“327”合约空方主力在148.50价位封盘失败、行情飙升后,竟然蓄意违规,于当天16点22分后大量透支交易,以千万手的巨量空单将价位打压至147.50元收盘,使“327”合约暴跌3.8元,并使当日开仓的多头头寸全线爆仓。这一事件被当时媒体称为“中国的巴林事件”。
当然,肇事者因此而身败名裂、锒铛入狱,而跟随这疯狂行情炒作的大中散户们,许多人都亏得倾家荡产。
“327”风波之后,中国证监会鉴于当时尚不具备开展国债期货的基本条件,做出了暂停国债期货试点的决定。至此,中国第一个金融期货品种宣告夭折。
经验教训
在市场不规范的情况下,形成这种结果是必然的,有大量的文章对此进行了总结。投资者应该吸取几点最基本的教训是:
1、当你感到市场混乱不清时,最好不要参与,特别是行情出现大幅波动或那种“神仙打仗”时。
2、要牢记政策风险的威力,特别是做金融期货更是如此。作为一般投资者,在市场中一定是信息最不对称的,我们要在这个市场生存,那么风险第一、保守策略是压倒一切的重点。
3、时刻记住,当行情疯狂地单向走时,或者来回巨幅震荡时,投资者最好立即退出观望,如果靠侥幸赚来暴利那么迟早要加倍偿还的。
4、“327”风波中那个跌入地狱的“肇事者”的人生格言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在期货市场上,这个格言只能反过来用。
参见
* 327国债
* 巴林银行
* 巴林银行倒闭事件
* 尼克李森
* 中航油事件